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海哥的博客

与祖国同龄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我们每迈出一步,都伴随着母亲的心跳,我们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壮大。我们属牛,我们倔强、顽强、决不退缩。我们虽然生在新中国,长在红旗下,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。但是,我们懂得爱和恨,深知苦与乐。我们曾经拼搏过,为了祖国的明天,我们还会献出智慧和力量!
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  

2014-05-06 23:10:56|  分类: 天南地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我们在丽江还游览了束河古镇。

束河古镇离大研古镇不远,仅四公里。束河是纳西族祖先最早的聚居地之一。镇子后面有一座山,纳西先民视其为聚宝之山,称作“绍坞”,并以山名为村名,流传至今,但意思已经变成为“高峰之下的村寨”了。

束河古镇是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束河的建筑是纳西族特有的风格,街道也如同大研古镇,青石板铺就,曲曲弯弯,毫无规律,疑是迷宫。镇子小了许多,街道却比大研古镇的要宽。沿街也开设了许多商铺,除了传统手工的披肩围巾、银器加工外,还有时髦的服饰、酒吧、艺术坊等,内部装潢考究,商品玲琅满目,融合着纳西、彝、白、藏、汉等多民族元素和中西方文化。

束河古镇的形成,要归功于滇藏贸易。相传,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批中原物资和工匠以及技艺,其中的大叶茶倍受藏民欢迎。藏民的主食是糌粑和牛羊肉,缺少蔬茶,正需要富含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及单宁酸、茶碱等成份的茶叶,弥补他们膳食结构的不足,以达清热解毒、润燥利尿之功能。藏民有句话:“腥肉之食,非茶不消;青稞之热,非茶不解”。因此,茶叶是藏民生活的必需品,而藏区高寒、缺氧、干燥,只产青稞不产茶。大叶茶正是云南的产物,经特殊工艺加工成茶饼,易运易存,年代俞久俞好(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普洱茶),正合藏区所需。从此云南茶叶便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。从内地到藏区,大山阻隔,物资到此,只能用马匹驮运,茶马古道应运而生,束河便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一个重要集镇。

向藏区运送茶饼等物质,须翻山越岭数月之久才能抵达,非身强力壮的汉子不可。纳西族成年男人便专事当驭夫,吃的千般苦经得万般险,能回到家乡实属不易,胖金妹们(纳西族对成年女人的尊称)百般心疼,怎舍得再让胖金哥(男人)干一丁点活?把里里外外的家事农活全部承担了下来。因此纳西男人不做农事和家务的习俗也由此形成,直到现在,纳西女人仍是社会和家庭的主要劳动力。
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束河古镇镇口牌坊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古镇中央“四方听音”旁边的四角亭是典型的纳西楼阁建筑。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酒吧的歌手不间断地自弹自唱着中外流行歌曲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清净的小酒吧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买帽子的游客忍不住摆起了pose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艺术地休闲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闲逛的游客和摆摊的胖金妹 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 卖银器首饰的胖金妹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卖挂件饰品的胖金妹正抓经时间编彩辫
束河古镇与茶马古道 - 海哥 - 海哥的博客
 从琐碎的家务到繁重的体力活全由纳西妇女承担(注意里面的三人也是妇女)

海哥 2014.5.6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4)| 评论(2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